最近,我在「TIME時代」雜志的專欄文章裡,向全球的讀者介紹了大陸「世界工廠」的+AI自動化升級。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漲,工業自動化、智慧化勢必是大陸製造業的一劑特效藥。自動化能讓運營成本下降,但仍能讓中國大陸保持生產品質、流程、供應鏈維度的優勢。AI賦能產業升級的願景或許還需多年才能實現,但當下的大陸已經讓未來可期。
以下是專欄文章全文,經TIME授權翻譯轉載:
「中國世界工廠 + AI 的未來」
多年來,中國大陸一直被喻為「世界工廠」,即便在全球其他經濟體紛紛遭遇新冠疫情重擊的2020年,大陸製造產業仍然維持穩健的增長范式,全年產值高達3.854萬億美元,占到全球市場近三分之一。
但如果你腦中的大陸工廠是傳統的「血汗工廠」,是時候修正你的刻板印象了。大陸經濟已經迅速地從疫情衝擊下復蘇,疫情同時催化了各種各樣人工智慧(AI)的應用場景加速實現。自2014年以來,中國大陸的AI專利申請量已經超越美國,至今維持全球領先。在學術領域,中國大陸的AI研究論文發表數量、AI期刊的引用量,也雙雙在近年超過了美國。在產業方面,AI應用在大陸的落地速度超越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具有商業價值的AI應用如今開始百花齊放,整合了軟體、硬體和機器人技術的新一代自動化揭開序曲,AI賦能傳統行業的能量,正在蓄勢待發地重塑各行各業。
人類社會至今經歷了三次不同的工業革命:蒸汽革命、電力革命和資訊革命。我相信,AI將會是推動全球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引擎,在世界各地點燃數位化和自動化的變革,而這波前所未有的硬科技浪潮,將由中國來引領實踐。
由於勞動人口減少和新增人口放緩,中國大陸的傳統產業正面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巨大壓力,AI正是解決這個難題的技術解答。人工智慧不僅能夠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擴大整體產能,還有望能帶來收入的增長。
例如,創新工場投資的廣州極飛科技是一家致力於未來農業的AI科技公司,極飛將無人機、機器人和感測器部署在稻田、麥田和棉花田裡,用技術賦能農業中的播種、農藥噴灑、栽種管理、甚至天氣監測環節。用於作物噴灑的極飛科技R150農業無人車已經被推廣到了英國,應用在蘋果、草莓、黑莓等多種經濟作物的種植流程中。
一些大陸的創新公司正積極把機器人拓展到意想不到的場景。總部位於北京的鎂伽是創新工場投資的生命科學智慧自動化公司,他們和實驗室、製藥公司、高校合作,憑藉AI+機器人技術的積累,用自動化解決方案執行實驗室中勞動密集、重複性高、但需要高度精確的任務和流程,同時機器人作業也將盡最大可能保護實驗室人員降低實驗過程中的感染風險。
除了創業公司,我們看到幾家成熟的龍頭企業也開始積極擁抱AI。創新工場參與了有28年歷史的中力電動叉車,這家頭部的鋰電叉車製造商已經推出了能夠在工廠、倉庫自主運行的無人叉車,並且無需對運行環境進行改造,能快速實現從手動到電動到自動駕駛的搬運賦能創新。此外,擁有50多年歷史的領先客車製造商-宇通集團,與自動駕駛獨角獸企業-文遠知行戰略合作,已在大陸三個城市的馬路上運行全無人駕駛小巴。
接著會發生什麼?我大膽預見,在更長遠的未來,機器人和AI將接管大多數產品的製造、設計、交付甚至營銷——很可能將生產成本降低到和原物料成本相差無幾。未來的機器人有能力自我複製和自我修復,甚至做到部分自我反覆運算設計。房屋和公寓將交由AI主導設計,使用預製建築模塊,交由機器人像搭積木似地築樓蓋房。無人公交、無人摩托等隨傳隨到的自動化未來交通系統,能將我們安全無虞地送達想去的地方。
這些願景成為現實或許還需要多年,但此時的大陸正在積極鋪墊引領新一代自動化革命的基石。可期的是,中國工廠的實力將不僅僅體現在產能上,而將逐步彰顯在智慧上。
本文經「TIME時代」授權進行中文編譯,原文如下:
China Is Still the World's Factory — And It's Designing the Future With AI
BY KAI-FU LEE
For many years now, China has been the world’s factory. Even in 2020, as other economies struggled with the effects of the pandemic, China’s manufacturing output was $3.854 trillion, up from the previous year, accounting for nearly a third of the global market.
But if you are still thinking of China’s factories as sweatshops, it’s probably time to change your perception. The Chinese economic recovery from its short-lived pandemic blip has been boosted by its world-beating adop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fter overtaking the U.S. in 2014, China now has a significant lead over the rest of the world in AI patent applications. In academia, China recently surpassed the U.S. in the number of both AI research publications and journal citations.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are flourishing: a new wave of automation and AI infusion is crashing across a swath of sectors, combining software, hardware and robotics.
As a society, we have experienced three distinct industrial revolutions: steam power, electricit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 believe AI is the engine fueling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globally, digitizing and automating everywhere. China is at the forefront in manifesting this unprecedented change.
Chines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re confronting rising labor costs thanks to a declining working population and slowing population growth. The answer is AI, which reduces operational costs, enhances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and generates revenue growth.
For example, Guangzhou-based agricultural-technology company XAG, a Sinovation Ventures portfolio company, is sending drones, robots and sensors to rice, wheat and cotton fields, automating seeding, pesticide spraying, crop development and weather monitoring. XAG’s R150 autonomous vehicle, which sprays crops, has recently been deployed in the U.K. to be used on apples, strawberries and blackberries.
Some companies are rolling out robots in new and unexpected sectors. MegaRobo, a Beijing-based life-science automation company also backed by Sinovation Ventures, designs AI and robots to safely perform repetitive and precise laboratory work in universities,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nd more, reducing to zero the infection risk to lab workers.
It’s not just startups; established market leaders are also leaning into AI. EP Equipment, a manufacturer of lithium-powered warehouse forklifts founded in Hangzhou 28 years ago, has with Sinovation Ventures’ backing launched autonomous models that are able to maneuver themselves in factories and on warehouse floors. Additionally Yutong Group, a leading bus manufacturer with over 50 years’ history, already has a driverless Mini Robobus on the streets of three cities in partnership with autonomous vehicle unicorn WeRide.
Where is all this headed? I can foresee a time when robots and AI will take over the manufacturing, design, delivery and even marketing of most goods—potentially reducing costs to a small increment over the cost of materials. Robots will become self-replicating, self-repairing and even partially self-designing. Houses and apartment buildings will be designed by AI and use prefabricated modules that robots put together like toy blocks. And just-in-time autonomous public transportation, from robo-buses to robo-scooters, will take us anywhere we want to go.
It will be years before these visions of the future enter the mainstream. But China is laying the groundwork right now, setting itself up to be a leader not only in how much it manufactures, but also in how intelligently it does it.
Source:https://time.com/6084158/china-ai-factory-future/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public perception中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public perception中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public perception中文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public perception中文 在 杰宇的法文邂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public perception中文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public perception中文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public perception中文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public perception中文 在 戴爾美語- “If the doors of perception were cleansed... | Facebook 的評價
public perception中文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本文邀請7名專家,就武漢肺炎診斷對感染控制及公共衛生提出7個討論。
1.【對目前檢測武漢肺炎的診斷工具,醫療照護者應該知道什麼?這些工具目前表現如何?這些工具是否能檢測出在潛伏期或恢復期的病毒?】
➤目前最常對病原使用的兩種檢測方法:核甘酸檢測(NAT)及血清學檢測,武漢肺炎也不例外。目前最嚴重的問題是,這些方法檢測方法是在武漢肺炎爆發後才被研發出來的,沒有被好好的測試過,出現偽陰性的結果。
在加拿大,疾病開始時,各省陽性及陰性檢體皆會被送至Nation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NML)進行確認,但隨著疫情延燒及大部分實驗室檢出結果與NML一致,疫情嚴重的省分不再送進陰性檢體。歐盟大部分國家亦採相同策略。
一般而言,呼吸道病毒量在症狀出現後兩天達到顛峰,因此一般建議,檢體採集時間越接近症狀出現時越好;太晚採集檢體可能會導致偽陰性,但這個高峰期可能隨病毒、症狀的嚴重度、及病患本身的免疫狀況而不同;因此仍需更多的研究。
此外,採集檢體的位置也很重要;專家建議,應明確告知健康照護者檢體採集位置正確的重要性。隨著個案數越來越多,檢測能量應該很快會超過負荷,檢測應分流至醫院,醫院皆應具備檢測能力。
2.【所有流行區是否皆應接受NAT檢測?偽陰性結果又該如何處理?】
➤在如中國這種已進入社區流行的國家,除了NAT檢測,已合併採用臨床及X光評估。即使有很好的敏感度,NAT檢測陰性在有臨床症狀個案身上,無法排除武漢肺炎感染;採檢時間、檢體品質、檢測方法、實驗品質的控制、及人員的訓練,皆影響檢測的準確性。
目前仍無法確定哪種檢體最好的情況下,應多採幾個部位的檢體。如果陽性或陰性NAT檢測結果會影響感染控制的措施(如隔離)或病人的處置(如治療方式),檢測當然應該要進行。根據WHO臨時指引,一次陰性結果無法排除武漢肺炎感染;重症患者建議重複檢測下呼吸道檢體。但個案數增加,重複檢測勢必增加檢測壓力,應以臨床判斷採取不同部位的檢體已克服偽陰性的問題。若NAT或CT無法做確診,則應以臨床症狀判斷。
3.【誰應該提供武漢肺炎檢測?在哪種情況下,應採何種措施?】
➤在零星少數個案的情況下,檢測可限制在有旅遊史或接觸史之個案。但在病傳播之後,檢測應分散至各實驗室以分攤檢測量。
4.【對參與實驗室檢測的健康照護者,或對照顧病患或疑似病患的健康照護者,應提供那些安全措施?】
➤在實驗室環境中,全套式保護(防護衣、手套、生物安全艙)應可保護健康照護者在處理檢體時的風險;一般操作鼻咽棉棒使用外科口罩與護目鏡已足夠,若是在生物安全艙外操作可能產生氣體的步驟,如培養、或呼吸道引流等程序,則建議加強防護,如N95口罩及護目鏡。對於武漢肺炎糞口傳播的可能性,洗手台的使用,應可預防院內傳播。
5.【目前武漢肺炎的傳染與過去呼吸道病毒傳染相比如何?】
➤武漢肺炎似乎有較強的感染力,R0估計約為2.5人。MERS傳染力相對較低,R0<1,但在院內感染方面,數學模型估計R0約為2~5.7。SARS的R0約為2~5,主要傳染途徑為飛沫與接觸傳染;相對SARS與MERS,武漢肺炎較特殊的是無症狀及輕症感染,這些人較不易被診斷,因此致死率應較低。SARS與MERS較武漢肺炎嚴重,但相對傳染範圍也較小。除了這三種病毒,H1N1可能在死亡率與致病率上與武漢肺炎較為相似。
6.【一般民眾的認知將如何影響武漢肺炎的流行?】
➤SARS在中國已引起一般民眾的重視,因此一些嚴格的管制措施得以執行,如封城、取消集會、學校關閉、居家隔離等等。在加拿大,媒體的報導已引起某種程度的恐慌;衛生單位收到許多檢測武漢肺炎的要求,是基於猜測而非根據實際的風險。在加拿大,疑似病患由衛生單位執行分流,若疑似病患病情未達住院需求,則建議他們自我隔離至排除武漢肺炎感染,以減少不必要的占床及減少院內感染機會。
7.【從目前的經驗中,要如何改進防疫策略以面對未來的爆發?學術界、公共衛生單位、及執法單位將如何幫助未來如武漢病毒這樣的流行?】
➤病原永遠都在變。根據以前經驗所採取的應變措施及預測模型須隨時做修正,盡快找出感染源對健康照護者及公共衛生皆有幫助,並發展快篩的能力以應付新興傳染病。快速且正確的資訊分享對公共衛生、臨床團隊、及一般民眾皆有助益。
(中文摘要轉譯:「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莊淑鈞博士整理)
📋 The SARS-CoV-2 Outbreak: Diagnosis,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Public Perception (2020/03/10)+中文摘要轉譯
➥Author:Ping Wang, Neil Anderson, Yang Pan, et al.
➥Link: Clinical Chemistry
https://doi.org/10.1093/clinchem/hvaa080
#2019COVID19Academic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public perception中文 在 杰宇的法文邂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法國媒體怎麼看中國?杰宇分享15年追蹤法國媒體的觀察】
今天也有法文小教室喔!👇
有些朋友會問我,法國媒體怎麼看待『中國』呢?
其實上國中的時候,我媽媽都不讓我看電視除非是要看新聞報導。也是在那個時候,我很常看法國媒體報導國外的新聞,那段時間也勾起了我對遙遠東方國家的好奇。
2003-2008年 :法國媒體對中國經濟崛起的著迷
首先,法國沒有像台灣這麼多新聞台,就算有,他們也不是主流的媒體。法國最大的電視頻道都是綜合型 :綜藝節目,電影,國內和國際新聞都是必有的。法國最大的私立電視台 « TF1 »(法國電視一台)和最大國立電視台 « France 2 » (法國電視二台)每日新聞都是下午一點跟晚上八點播法國國內的新聞,還有一點國際新聞,這兩個頻道到今天都還是當地人了解國外資訊的主要管道。
這兩台最大的電視台也有做主題式的長篇報導特別節目 (Envoyé spécial, Sept à huit 等)。大部分法國人會透過那半個小時的專題報導了解當時的中國。我記得記者在報導開頭都會說一樣的話:“今天我們帶大家去一個幾乎沒有法國人聽過的城市,不過這個地方比巴黎人口大好幾倍,這個地方叫做 “重慶,深圳,武漢等”。不管到哪裡採訪,新聞報導拍的畫面都一樣:高樓,全新設施,法商在那邊設廠,經濟成長率高數據,田僑仔。當時這些對中國的報導都是為了引起轟動,讓觀眾驚訝。就我現在看來,覺得當時的報導有點偏激,因為他們只會報導讓法國觀眾覺得了不起的畫面。而這段時間也激起了許多法國人對中國的好奇心,甚至是佩服。這樣的新聞報導讓當時的中國呈現了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
最近聽到一個法國文化廣播電台(France culture)很有趣的採訪。他們邀請並採訪了2005年到2015年在北京的法國記者。她分享剛到中國的前幾年,只要法國記者發一些對中國有一些批評的文章,最生氣並不是中國政府,卻是在中國工作的法商。對他們來說,中國是一個各方面都在往前走的國家,而當他們被問及政治方面的問題,他們會認為中國除了經濟,政治上也逐步在進步。不應該以法國的標準來去衡量中國在這方面所做的努力,這些法商的觀點,經常會在新聞評論裡出現。
2008年: 報導中國的轉折點
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西藏發生了大騷亂。西藏地區發生的抗議運動,受到了政府的打壓。而這件事被法國媒體經常報導,法國也開始有人怪媒體只報導中國經濟奇蹟,而不報導中國比較負面的一面。這件事很重要,因為當北京奧運時繞行巴黎,其實引發很多爭議,以及相當數量的激烈抗議。在同時,中國官媒直播中國運動員被法國抗議人士抗議,這些抗議人士邊舉著西藏旗子,邊試著搶聖火,而這個風波引起中國人民對法商和法國商品的抵制。此後,後來的媒體報導變的比較負面,怕失去更多中國客戶的法商也釋出了更多善意,關於中國的態度開始明顯的兩極化。
2008年 – 2013年:中國跑去哪裡呢?
2008年發生了全球金融海嘯,法國的財政進入一個長期危機的狀態。金融危機很快變成了經濟危機,原來就已經偏高的失業率,在這段期間瘋狂地升高。當自己國家的危機感變嚴重了,媒體就比較少報導國外的新聞。甚至到了2012年的國債危機,因為大家擔心歐元會不會因為希臘破產而消失,讓中國在這段時間從大部分的主流媒體上幾乎消失了。
2013年 – 2020年:『強勢領導者』對媒體控制的後續效應
習近平擔任主席這件事,並沒有引起太多法國媒體的注意。不過,當中國開始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它的實力,並在同時對國內媒體和駐中國的外籍記者增加了審核和控制,法國媒體便開始多關注這位新的“強領導者”。
2015年,駐中國的郭玉(Ursula Gauthier)法國記者被中國政府遣送,原因是她寫了一篇關於新疆的文章。在中國待了十幾年的她,分享法國記者平常受到的壓力,威脅,表示長駐中國的法國記者也幾乎都無法留下來,簽證不能延長。中國當局很明顯不希望外媒太了解中國記者,所以只要會說中文,有當地朋友的記者,幾乎都被遣返。現在能駐點在中國的法國記者幾乎都是菜鳥,沒什麼工作經驗,需要翻譯才能工作,比較容易被操控。再來,中國也希望培養下一批新的法文記者,許多非洲法語區的大學生拿到了豐厚的獎學金來北京學習中式新聞報導。中國同時也在法語區慢慢的擴大「中國環球電視網」 ,希望用我們的語言來讓中國自己的聲音被聽到。
被遣返的法國記者反而變成了很高調的反中聲音。在新聞報導裡,人權主題比經濟變的更重要。在許多法國人的心裡,中國的形象變差了。
原本很挺中的法商也改變了態度,隨著他們在中國的時間變長,原本發大財的夢想也呈現了不一樣的現實。他們開始抱怨中共對他們的控制,進入中國市場的前提是跟當地企業合資,而很多法國公司的智慧財產權就這樣被偷走了。中國在貿易方面也不遵守WTO的很多規定,外商在中國很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不過,真正讓很多法商受不了的是這幾年開始進行的「社會信用體系」。外商也需要配合這個制度,公司需要把員工的表現,資訊提供給政府。因此很重視隱私的法商和瑞商越來越有往東南亞移動的計畫。
批評中國的法國記者增加,挺中的聲音減少,中國在法國媒體的形象有明顯的變化了。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9年12月的研究顯示,西方國家對於中國的態度普遍變差了。最有趣的是,在所有歐美國家中,美國人對於習國際事務處理的態度,不信任佔了50%,不過,法國人卻有高達69%不信任習近平的處理方式,並有67%的法國民眾對中國有負面的印象,事實上,在這項調查中,法國人是所有其他歐美國家民眾中,最不信任習近平的。
我覺得很有趣的是,法語區比較沒有管道可以了解東方國家。再來,法國媒體很重視自己國家的報導。當報導國際新聞的比例偏低,而報導中國的新聞還要更少時,容易推動單一看法,也很容易偏激。不管是往好還是壞,法國人很容易被新聞報導左右看待中國的想法。
現在,我唯一覺得有深度,可以全面分析的媒體是今天介紹給大家的影片。« C dans l'air » 是 France 5 (法國電視五台)每天平日晚上六到七點直播的節目。通常會有四位專家被邀請上節目,研究中心的學者、教授、外交部或有經驗的記者會來做分析。每天的節目會被上傳到youtube,很歡迎大家追蹤收看!
💡今日法文小教室:
- 察覺/理解:percevoir
Comment est-ce que les Français perçoivent la Chine ?
(法國人對中國有什麼印象呢 ?)
- 批評 :critiquer
Les Français aiment beaucoup critiquer leur Président.
(法國人很喜歡批評總統)
- 發表意見 : s’exprimer
En France, on peut s’exprimer librement.
(在法國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
- 遣送 : expulser
Les journalistes qui ont osé critiquer le gouvernement ont tous été expulsés.
(敢批評政府的記者都被遣送了。)
- 控制 : contrôler
Le gouvernement contrôle les médias officiels et les réseaux sociaux.
(政府控制官媒和社群媒體。)
- 審查 :censurer
La police s’occupe de censurer les commentaires sur le Net.
(警察負責審查網路上的留言。)
- 影響:influencer
Les médias ont la capacité d’influencer la perception du grand public sur certains sujets.
(媒體報導有能力影響大眾對某些議題的看法。)
#杰宇的法文邂逅
#杰宇與電視的邂逅
#老師是國際關係系畢業
#政治議題是必須的
#désolé
public perception中文 在 戴爾美語- “If the doors of perception were cleansed...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威廉‧布萊克(詩人) perception (n.) 觀感,看法。例:the public perception of the wealthy. (社會大眾對富人的觀感)。cleanse (v.) 徹底清淨。infinite (adj.) 無限大 ... ... <看更多>